以下是含有 器官移植的搜尋結果,共175筆
46歲林先生因擴張型心肌病變,導致心臟功能急劇惡化,8月起數度心臟驟停,由於仍等不到心臟,台大醫院先將壞死心室全部移除,切掉半顆心,再成功利用「植入兩套長效型心室輔助器」模擬全人工心臟,創下亞洲首例。患者術後恢復進食與行走,正等待換心救命。
再生醫療是未來趨勢,我國繼特管辦法後,去年也正式通過再生雙法。專家指出,人是由一顆細胞所變成,再生醫學是讓自己的細胞幫助自己。剛出生的嬰兒,擁有的幹細胞有60億顆,但到了50歲,就只剩下3億顆。全身的幹細胞隨年紀增長而減少,不夠用時,就靠「補」回來,可透過抽脂分離幹細胞,再回輸體內,幫助組織、器官修復。
現代人注重養生,不少人會將薑黃入菜。營養醫學醫師劉博仁指出,薑黃含有薑黃素,能降低身體發炎反應,將薑黃融入飲食無妨,但料理用的薑黃,薑黃素含量不穩定,與臨床所用、含量明確的萃取物,兩者吸收率可能相差甚遠,加上可能影響凝血功能,若想藉由吃薑黃保健,應先諮詢醫師的意見。
台塑企業第三十六屆運動大會將於11月8日(週六)上午8時在明志科技大學隆重登場,這也是總裁吳嘉昭接任後首次主持的大型企業活動。他表示,希望透過運動精神凝聚全體同仁的力量,展現台塑面對轉型挑戰的決心。今年運動會以「革新銳變 致力卓越」為主題,象徵企業在全球環境劇變中積極推動創新與永續,開啟新一階段的發展里程碑。
台塑企業宣布,第36屆運動大會訂於8日上午8時於明志科大舉行,由台塑企業總裁吳嘉昭主持,共計有總管理處、台塑、南亞、台化、台塑石化、台塑河靜、南亞科、明志科技大學、明志校友、長庚、福懋、退休人員聯誼會、第一銀行、中華郵政共14隊、4,000餘人參加。
石化龍頭台塑4日宣布,將在8日舉行企業運動大會,前次運動會在2018年舉行,因新冠肺炎疫情中斷,睽違7年再度重啟,今年8月甫上任的總裁吳嘉昭也將首度主持,此次運動會囊括旗下海內外企業,初估有超過4千人參加。
台塑企業宣布,第三十六屆運動大會訂於11月8日(星期六)上午8時假明志科技大學舉行,由台塑企業吳嘉昭總裁親自主持,本屆運動大會計有總管理處、台塑、南亞、台化、台塑石化、台塑河靜、南亞科、明志科技大學、明志校友、長庚、福懋、退休人員聯誼會、第一銀行、中華郵政共十四隊參加,總人數四千餘人。
歌手坣娜過去以〈奢求〉、〈一廂情願〉等歌曲走紅,近日因病逝世,病因從紅斑性狼瘡(SLE)到胰臟癌眾說紛紜,今(31)日她的丈夫薛智偉發聲明,表示其在2021年就發現肺腺癌第4期,用意志力多走了4年。對此,醫師姜冠宇指出,紅斑性狼瘡病人相較一般族群,罹癌風險比約上升為1.1-1.6,主要為淋巴癌、肺癌,以及女性需要防範的子宮頸癌。他還強調,「不要說致癌,連器官提早衰退都是常有的事」。
衛福部醫事司2019年推動腎臟配對捐贈,開放需要腎臟移植的家庭,配對成功後,「一腎換一腎」,讓腎臟不再只能靠親屬或大體捐贈。上路至今,國內未出現成功案例,衛福部長石崇良坦言,難度當然是很高,未來將強化「心死後腎捐」作業。心臟停止後,腎臟移植的成功率與腦死捐贈相當,但很多醫院不熟,還需加把勁。
衛福部醫事司2019年推動腎臟配對捐贈,開放需要腎臟移植的家庭,配對成功後,「一腎換一腎」,讓腎臟不再只能靠親屬或大體捐贈。上路至今,國內未出現成功案例,衛福部長石崇良坦言,難度當然是很高,未來將強化心死後腎捐作業。心臟停止後,腎臟移植的成功率仍與腦死捐贈相當,但很多醫院不熟,還需加把勁。
我國仍有逾1.1萬人等待器官移植,平均每天約有3.3人因等不到器官而喪命,其中以等待腎臟移植逾8000人最高,去年卻僅400多人等到腎臟。專家指出,我國器官來源不足,即使2019年開放「一腎換一腎」非親屬組間配對交換,至今卻仍無成功案例,呼籲增加器官來源、減少器官衰竭個案,「開源節流」促進供需平衡。
今年國內註記預立器官捐贈意願突破67萬人次,我國死後器官捐贈採「知情同意制」,生前需註記意願,才能視為同意。不少專家倡議效仿國外推行器捐「推定同意制」,但衛福部次長林靜儀表示,過去擔任立委時也曾提出此建議,但華人對死後「全屍」觀念仍在,若要推行,須先改民情。
為了避免器官買賣,我國嚴格限制器官來源,活體捐贈僅限五親等血親、配偶之間,僅肝臟開放可捐給姻親。專家指出,要開放非親屬器捐,最大挑戰在於「防堵器官買賣」,可行性很低,建議先開放「捐贈腎臟擴及無血緣姻親」,至於親朋好友間是否能捐腎,需要更多共識。
今年流感提早進入流行期,流感最常見併發症為肺炎,而「肺炎鏈球菌」是導致肺炎主要原因。今年全國侵襲性肺炎鏈球菌感染症累計達270例,創近6年同期新高,專家指出,流感或新冠患者若感染肺炎鏈球菌,住院及死亡風險均大增,呼籲65歲以上長者、19至64歲高風險族群,應及早完成兩劑肺鏈疫苗接種。
再生醫療是未來趨勢,我國繼特管辦法後,去年正式通過再生醫療雙法。專家指出,人是由1顆細胞變成,再生醫學是讓自己的細胞幫助自己。剛出生的嬰兒擁有60億顆幹細胞,但到了50歲只剩下3億顆,不夠用時就靠「補」回來,可透過抽脂分離幹細胞再回輸體內,幫助組織、器官修復。
針對今年已有47項藥品申請退出台灣市場一事,衛福部長石崇良12日表示,政府已啟動專案進口機制,確保臨床用藥不中斷,民眾不必過度恐慌。他強調,除一款免疫抑制劑「Cyclosporine」外,多數退出市場的藥品均有學名藥可替代使用。
39歲林小姐上月喜迎兒子報到,和多數媽媽不同的是,她25歲時曾接受腎臟移植,面對懷孕存在高風險、懷孕機率僅萬分之一,她克服萬難自然懷孕,也在奇美醫療團隊守護下順利產下健康男嬰,9日她感性謝謝當年器捐者「你的決定不只助我重生,還把愛延續到下一代!」
林小姐17歲因腎臟衰竭展開近8年洗腎生活,25歲幸運移植腎臟,盼能生兒育女的她去年在奇美醫院醫療團隊嚴謹評估下,在免疫抑制劑(抗排斥藥)調整後半年就自然懷孕,上月10日剖腹生下健康男寶寶,實現「當媽媽的夢」,也是奇美醫院首位腎臟移植後自然懷孕成功的女性病人。
台大醫院雲林分院斗六院區8日舉行「器官移植醫學中心」揭牌典禮時,院方強調,隨著5大醫療支柱的全面建置完成,雲林分院已具備醫學中心級的照護能量。2025年起雲林分院也正式升格為準醫學中心,器官移植醫學中心的成立,除象徵雲林分院醫學中心級照護能量的實現,也完善雲嘉南地區的器官移植服務。
台大醫院雲林分院斗六院區8日舉行「器官移植醫學中心」揭牌典禮,強調隨著5大醫療支柱的全面建置完成,雲林分院已具備醫學中心級的照護能量。2025年起雲林分院正式升格為準醫學中心,「器官移植醫學中心」的成立,象徵雲林分院醫學中心級照護能量的實現,更完善了雲嘉南地區器官移植服務。